【遊走南竿之一~北海坑道、大漢據點】
▲馬祖是個多山多丘陵的島嶼,所幸這山與岩可不一般,而是堅若硬磐的花崗岩,所以屋宇錯落,幾乎都是依山而建,地滑、土石流的狀況,比台灣本島的狀況,實在好太多了。這張是在南竿行政中樞~介壽村所攝的街景。
▲計程車將我們分批從港口載送到介壽村上,我們出租機車的機車行就在這裡,距離港口有一小段距離,急上急下、翻過一座山丘之後,便來到整個連江縣最重要的行政中心,即使是機場,也在不遠處,生活機能上,聽說是馬祖地區中最佳的。
福澳港有安排好的計程車,讓我們可以搭往預備出租機車的機車行,於是開始我們今天一整天的行程了。第一站,北海坑道。
先說南竿的交通,它同樣有著複雜卻又四通八達的動線,這條路接那條,那條接這條…好吧!如果你沒有導航或依循地圖來尋找目的地,那肯定會當個迷途的羔羊。但唯一你能慶幸的是,你再怎麼跑,也跑出不了這個島。
我們租車的位置是在島的東側,說是整個連江縣的行政中樞~介壽村,若要從港口前往,還有一座山頭,陡上陡下後才能到達。然後再到我們的第一個景點,它又位在島的西南側的北海坑道…你就知道,有多轉折了。
馬路就迂迴在組成馬祖基底的花崗山嶺間,這裡和東引很不一樣的地方是,軍方真的造林有成,如茵的綠意、扶疏的枝椏,透著蔚藍色的天空和夏日餘威的驕陽…今天的天氣,比昨天好多了。
▲我說這叫做馬祖的巿區,大概會有人想要嗤之以鼻,當然不能與本島上都巿相提並論,但我想軍旅在此的阿兵哥,或者在海上爭波的漁人,它就是一個文明的歸宿,能與潮流連結的通路。
▲介壽村的一隅。
▲奔馳往『北海坑道』的山道上。不虧是最大島,即使是基礎設施,也優良許多,機車少了顛簸,也曾加了不少安全性!當然,整個南竿和東引比較起來,綠意似乎也更為盎然。
▲在進入北海坑道前的村落,名謂~仁愛村。
在馬祖,號稱『北海坑道』的,從東引、南竿、北竿,都有以此為名,那是當初民國58年時,『北海案』所設立的一干軍事設施,而東引的北海坑道,因為蘇迪勒颱風的破壞,目前呈現封閉的狀態,而南竿的這座,一切都尚好,足夠讓我們探掘。
坑道的設立,目的在於將船艇藏於地下,所以坑口除了和陸地相接之餘,另一個一定是與海相接,方便船隻進出運行。只是東海的潮汐高低差懸殊,當一漲一退之間,會影響我們遊人參觀的動線,所以行前一定要注意潮汐狀況,千萬別在滿潮時到訪,因為他們是不開放的。
除此之外,這也是當初他們設計時始料未及的地方,當海潮一進一出坑道之間,往往會將石礫堆在坑底,即使當初挖掘再怎麼深,都容易淤塞而荒廢,目前聽說就是我們到訪的『南竿北海坑道』維護得最好,在裡頭可以逛,還可以行舟擺渡搖櫓,別有一番情趣。
替我們搖櫓的大叔,聽他說是來自於大陸,也是在戰後逃亡進入馬祖的,至於詳情,到底是語焉不詳抑或是他不想細說明…其實又有誰認真的?只是,我們比較想知道這坑道的緣起緣滅,他交待的不多,我也只想,沒關係,回頭我再巡查網路文獻吧!還可以充實一下自己的遊記。
▲北海坑道應該是南竿當地最重要的景區之一,除了有保留最完整的坑道之外,還有遊客服務中心,算是一個設施齊全的景點。
▲可以說它是風水牆嗎?遮住洞口設施,我想除了達到掩蔽的效果之外,例如當外頭被炮擊時,也可以阻擋強大的震波襲擊洞內,引發落石崩坍的危機。
▲南竿北海坑道於民國57年與北竿、東引的北海坑道同時開鑿,現為馬祖觀光的重要景點,若無造訪北海坑道,便如同沒來過馬祖。北海坑道位處鐡板海岸線,為一深入山腹,貫穿岩壁,呈『井』字形交錯的水道;水道高
▲洞內景觀。
▲洞內隨著潮水高低落差,坑道也有開放與關閉時間,因此欲參觀北海坑道之前,必須先上網看查一番當日的潮水狀況,記得要挑乾潮時間到訪,如此才不會白跑一趟喔!
▲在坑道內,有私人經營遊船的船家,帶著遊客擺渡搖櫓遊坑道,悠悠恍恍地在靜謐水上滑行,體會不一樣的觀景感覺。
▲洞內景觀。
▲洞內景觀。
▲搖櫓完後,還可以再沿著坑道邊的步道重新再回味一次這地下坑道兼具運補碼頭的幽邃。
▲其實整個坑道內幽靜恬適,因為聲音很容易在洞內折射傳揚,於是大家自然也會放低聲量與輕手輕腳,突然之間,在這個窟窿裡,舉手投足也都斯文爾雅起來!
▲這是坑口,接的便是外海,當潮水上漲時,便會將水灌入坑內,維持坑內水量的穩定。
▲其實遊客都是絡繹不絕的,都會有一批一批而來的遊客登櫓遊覽,以人頭計算之,一個人$150。
在同一個景觀區域,只要途步而去,就可以來到這『大漢據點』。到底何『據點』呢?
其實來到戰地區域,參觀來去,都是坑道,憑良心說,已經有點麻痺了,而這坑道在設計規模上,應該是以連或連不到的單位,洞的規模小、中山室的規模也小,也不過在走道側,挖出一個
而坑道的面海出口,有炮台,炮口對著外海,若有肖小想要進犯,便轟他個屍骨無存…真的,在危機四伏的年代,絕不是此時承平時刻可以想像的。它的地理位置剛好是外凸的海岬,剛好可以守護灣澳內的聚落或欲搶灘的敵方,是一個極佳的防守地。
▲仁愛村舊稱『鐡板』,原因是因為在海床上有一堅硬的黑色岩石,在乾潮時,居民會取之為建材,因堅硬如鐡,故稱鐡板。這裡在過去是馬祖重要的行政中心,繁盛一時,因此在這裡的海岸線上,軍事設施也特別加強工禦。
▲大漢據點是仁愛村外凸的海岬上其中之一的防禦設施、地下堡壘,給欲進犯的敵方,殺個措手不及。
▲坑道內的景觀。
▲坑口的另一端,接的就是洶湧的外海,炮口正對外方,監視著敵方的動態,進而守護台海的一方安寧。
▲這是腳下的波濤洶湧。
留言列表